首页>获奖佳作

李华轩:艺术的独行(第21届叶圣陶杯获奖佳作)

2025-05-06来源:“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唯一官方网站
分享新闻到:


艺术的独行

李华轩(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二) 

 

时候既然已是深秋,苍茫寥廓的天地之间,举目萧然。厚重的云层将落日的余晖掩映得更加惨淡,沉闷的空气压抑着目力所及的一切,我那小小的扁舟应和着漾起的流水,缓缓奔向那无尽的黄昏、远方的异国他乡。

可叹这天地之悠悠,竟寻觅不出一位知音。华丽喧嚷的宫廷饮宴,怎能容得下我那朴素淡雅的乐曲?那些身处于酒池肉林之中的王侯将相,只是用虚假浮华的赞美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罢了。

我轻轻抚摸膝上泛着淡淡桐木纹的瑶琴,撩拨一下那细若银针的琴弦,便从我的心中点出一个微妙的音符。

只可惜了精美的你,要与我一同忍受那无边的寂寞。师父在将你传给我之后,便隐入山林,再也没有回来,他说他要去追寻自己的艺术之道。

而我……至少我知晓宫廷绝不是自己的归宿,乐师所做的是用琴将具象的天地万物浪漫地、理想地处理成一种美,并将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而不是沦为尊贵身份的象征,抑或是酒席的陪衬。

我需要一位平等的知音,或许这样才能发挥艺术的价值吧。至少……不算辜负儿时的我对未来的展望。

下雨了,密密的雨珠连同猛然到来的黑幕一起向汉阳江砸下。船夫赶紧催船至岸边,一座小山下。丛林似乎成了狂风的琴,在燥动的摇摆中泛出呼啸的阴森。风呵,莫非你也是一位琴师?我能理解你能读懂你曲中的奥妙,领悟你的所思所想……可是我无法告诉你,就像那苍茫的天地,巍峨的青山与翻涌的江水无法告诉我一样……它们是否领悟了我的琴声。

深夜,月出云开,那柔和的光辉似乎在抚慰着在外漂泊的旅人。我端坐在岩石之上,预备把一支月乐曲献给那远在天边的知音。

莫非在追逐名与利的同时,便失去了艺术的纯粹?我也应该在这脱离世俗的荒野,向那些默默的倾听者寻找答案了。

心中有琴,琴中有心。十指已和琴弦融为一体,释放出那磅礴的、蹦跃而出的音符。它们在夜空中汇集、交织、凝聚……听呐,林声、水声、鸟声都在此刻寂静下来,它们一定听懂了,对吧?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厚重的声音在林中响起。我并未停下弹奏,只是抬眸打量来人:“衣冠简朴,一副樵夫打扮,腰间挂一柄铁斧。心中不免惊诧:此等山间之樵夫,安能理解我的乐曲?”

没有多言,曲半未止,指锋急转而下,刹那间凝聚的音符汇散出去,悠扬地缓缓流淌,将我身下的岩石托举至可供遨游的林海。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他目光炯炯,笑着称赞。

在与他短短几天的交往之中,生活虽然贫瘠,但日日弹奏与倾听却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满足。每当夜幕降临,我就会静坐山巅,聆听风穿林梢的声音,看星辰在天空中闪烁。这些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渐渐地与我心中的音乐产生了共鸣,或许,大自然本身就是最美妙的乐器。夜深人静,我独坐在残破的庭院中,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涌动着朦胧的憧憬。我的心,似乎一直在寻找那种纯粹的美。

“或许,真正的艺术,并不需要华丽的舞台和繁复的乐器。”我自语道,“它存在于每一次真诚的自我表达中,无论是山间的呼唤,还是溪流的低语。”

可惜,我并未能有幸再次与这位知音相遇。相约的第二年中秋,当我踏着江浪而来,附近村中的老者告诉我他已病故。他说要葬在江边,好让江水送来我远在天边的乐音。

我的曲,只为他一人而奏;我的琴,只为他一人而鸣。失去了他,那我的演奏还有什么意义?

“哗!”是琴木与地面的撞击声。

“噔!”是琴弦的崩断声。这是它此生奏出的最后一个音符——可惜他再也听不到了。

我的心仿佛也随着琴弦断裂,一种空前的孤独感涌上心头。泪水滑落,我意识到,失去了他,我的音乐似乎失去了灵魂。

倚着他的坟,望向奔腾而去的江水,大风,又来了。我的耳边充盈着乐音,我的手中似乎又有了琴,不,那不止是琴,是那翻涌的林涛、柔韧的江水、厚重的白云……以云作木,以河为弦。

我明白了师父为何将琴送给我,两手空空地信步走向山林深处,留下永不回头的背影。心中有琴,手中自然有琴。每个人都是独行的灵魂,只能创造出独行的艺术,多么真切的共鸣,都掺杂了自己的理解,而命运的变化无常,又让本就渺茫知音更加难以寻觅和相守。

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声音,连琴本身只是作为向他人传递乐音的工具。

或许,我不需要再找下去了。

我站在那座熟悉的山巅,手中拿着那把断了弦的古琴。深吸一口气,将琴轻轻放在地上,然后闭上眼睛,任由风吹过我的指尖。此刻,我感觉自己仿佛化身为一部琴,心跳成为节奏,呼吸化作旋律。

“艺术的真谛,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够触及灵魂的深处。”我睁开眼,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明悟,“我的音乐,我的艺术,将不再局限于任何表面形式之中。它将是自由的,如同这广袤的绝美的天地。”

这以后,世人都说我断琴绝弦,再也没有弹过琴,殊不知,我日日弹琴。

(指导老师:常悦)


【点评】

这是一首属于自己的心曲,内涵深邃,意蕴深远。漂泊在异国他乡,踏上追寻艺术之道。尽管路阻且长,“我”却孜孜不倦。只可惜知音难觅,任由雨珠砸在江面,任由狂风吹动丛林。“我”端坐岩石之上,弹奏一支乐曲。此时,一位樵夫出现,不管是“我”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还是流水,他总能道出“我”的心意。然而,次年他却病故,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我”摔琴绝弦,再不弹琴。其实,“我”何尝不是天天弹琴。因为心中有琴,手中自然有琴,大凡江水、大风、林涛、白云无不是心中的音乐。为了表达心声,文章运用了环境、心理、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了琴声的高妙与知音的共情。再加上穿插的议论“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声音,连琴本身只是作为向他人传递乐音的工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彰显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获省级一等奖。(夏冬 资深编辑)

 


更多阅读
  • 赵锦超:世界边缘的村上春树(第21届..

    2025-06-05

    侧窗里的天空灰蒙蒙的,好像才下过雨。大巴车冷静地沿着道路行驶,仿佛此方道路与彼方天空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查看详情
  • 王铭玥:黑白键上流淌的人生音符(第..

    2025-05-29

    钢琴上有着88个键,白键如同光明灿烂的人生,黑键则如同人生中的挫折坎坷,二者分处于上下两层,看似相互独立,但若想.. 查看详情
  • 丁晨航:韵(第21届叶圣陶杯决赛特等..

    2025-05-17

    离开繁华的街市,穿过一片竹林,便见到坐落河旁的一片老屋古宅。白墙黑瓦与宁静东流的河水遥相呼应,这便是旧时绍.. 查看详情
  • 李华轩:艺术的独行(第21届叶圣陶杯..

    2025-05-06

    时候既然已是深秋,苍茫寥廓的天地之间,举目萧然。厚重的云层将落日的余晖掩映得更加惨淡,沉闷的空气压抑着目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