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视野

老舍与《四世同堂》

2020-11-16来源:“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唯一官方网站
分享新闻到:


老舍与《四世同堂》

/ 李新宇

  

与老舍先生有关的两件事

 

1. 老舍少年时代能够读书是得到了贵人相助

1899 年,老舍生于北京一个旗人家庭。次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的父亲身为护军永寿镇守正阳门,面对来犯力战殉国。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老舍的家曾遭意大利军人劫掠,据文字记载,当时才一岁半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筐子而幸免于难。

由于父亲的阵亡,老舍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母亲总是在帮人缝补衣裳或者是洗衣服换取微薄收入贴补家用。直到老舍 9 岁的时候,由满族贵族刘寿绵(宗月大师)资助,老舍才得以入私塾读书。1913 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 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 1918 年毕业。

1918 年至 1924 年间,先后任京师公立第 17 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现方家胡同小学)校长、北京市北郊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员、北京一中教员。

2. 老舍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自沉于湖中离开人世

1966 年 8 月 23 日,已 经 67 岁,本应在家继续休养的老舍,到北京市文联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23 日下午,北京女八中红卫兵冲击文联,老舍与 30 多位作家、艺术家一道,被挂上“走资派”“牛鬼蛇神”“反动文人”的牌子,惨遭污辱、毒打。直至 8月 24 日凌晨回到家中 ;而红卫兵组织亦要求他 24 日上午到市文联继续接受批斗。清晨,伤心之至的老舍独自出走到北京城西北郊外的太平湖畔,当日深夜,中国近代大文豪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就此告别了令他伤心的人世间。

 

老舍作为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在小说、戏剧、散文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老舍先生在小说、戏剧和散文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小说。在老舍的笔下出现的人物,可以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城市最普通的贫民、洋车夫、剃头匠、小商贩、说书艺人、破落的八旗子弟、拳师、片儿警、土匪、娼妓等。

各类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新有旧、有保守有先进,充分展示了市民阶层的人物其生动性和丰富性。老舍先生展现了一个平凡世界,写俗人俗世却表现出了不媚俗的写作倾向。“媚俗”这个概念指的是迎合世俗。

和同时期的张恨水和叶灵凤这样的写俗人世界的作家相比,老舍先生是怀着一颗慈悲之心来写作。他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市民生活,也用自己的创作对当时市民的阅读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老舍先生的小说中刻画了四类市民形象,通过这些市民构建了一幅立体的老北平的市井风情图画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出现的市民形象我们大致可概括为四类 :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正派市民形象和城市贫民形象。

1)其中老派市民形象是老舍先生作品中最重要的表现对象早期创作作品《二马》中的老马先生堪称此类人物的典型。老马的生活信条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虽然不过五十来岁,却“故意”带出颓唐的样子。实际上,老马是个奴才式的人物,中庸迷信又懒散马虎,灵魂愚昧落后。

作品写老马的落后,有意安排在异国他乡的背景之下,读者自然会随着情节的深入对中西文化背景做比较,更显出此人的悖谬性。类似成功的老派市民形象还有《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离婚》里的张大哥等。

甚至祁老人的孙子祁瑞宣也是个老派市民形象,而且是个颇为特殊的老派市民形象。他作为祁家的长孙, 受过现代文化的教育,有些现代意识,也有爱国之心, 但他身上更多地流露出老北京的文化氛围

他很像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里 《家》中的高觉新这个人物, 作为大家庭的长房长孙,身上自觉地承担着古老的传统和家庭的重担,所以爱国却不能为国尽忠,只能忍辱负重为家尽孝 ;受过现代文明的濡染, 却摆脱不了落后的伦理观念,使得自己的精神上十分痛苦。

在中华民族危亡之时,他更加痛苦地发现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既不能卫国也难以保存家庭, 因而他经历了惶惑、偷生,终于在自己曾经鼓励过为国尽忠的弟弟瑞全的帮助下,投身到宣传抗战的工作中。祁瑞宣身上新旧两种文化思想的强烈冲突表现得极为充分,也极为真实,正是这样的文化思想冲突造成了灵魂躁动不安,导致他的精神痛苦而撕裂。

应该说老舍先生写得最为出色和成功的人物形象就是这些因循守旧的老派市民形象,除了我们上面提及的那些人物,还有很多鲜活的此类人物形象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如牛老者和牛太太 (《牛天赐传》)、张大嫂 (《离婚》)、韵梅 (《四世同堂》) 等。

2)老舍先生用各种生动幽默的笔触刻画了其他市民形象用漫画式的白描手法刻画了新派市民形象,这类人物往往是老派市民的后代,接受了新式教育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一味地追逐所谓的时尚新潮,而放弃精神上的上进追求,日渐堕落。

这类人物有小马 (《二马》)、张天真 (《离婚》)、牛天赐 (《牛天赐传》) 等。老舍对此类人物的刻画往往给予了讽刺和批判。

正派市民形象,他们应该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振兴的中坚力量。比如钱默吟 (《四世同堂》)、李景纯 (《赵子曰》)、李子荣 (《二马》) 等。

城市贫民形象众多,具有典型性的有祥子《骆驼祥子》)、“我 ” ——一个孤苦无依不得已走上母亲老路做了暗娼的女子 (《月牙儿》)、小文夫妇《四世同堂》等) 

这些人物形象读来感人至深,这也是因为老舍先生有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亲身经历,所以在表现社会的黑暗与残酷时很自然地带出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与磨难。老舍先生以他创作的各种经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市民世界;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物形象,才使得老舍先生小说的叙事有了不一样的文化积淀。

回顾一下我们比较熟悉的老舍作品《骆驼祥子》英国女作家奥斯丁曾说过 “小说家在作品里表现了最高的智慧 ;他用最恰当的语言,向世人表达他对人类最彻底的了解。把人性各式各样不同的方面,最巧妙地加以描绘,笔下闪耀着机智与幽默。”

老舍先生小说中的凡人有时候却总也和那些离奇古怪的事情脱不了干系。作者常常把主人公放置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上,读者自然屏息静气地紧张期待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骆驼祥子》,作者自始至终都把眼睛紧紧地盯着主人公——洋车夫祥子。

作品中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显得离奇却又因为时代的原因颇具有合理性。一个想靠力气吃饭的年轻人,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的十八岁的祥子来到北京,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希望。

为了买上一辆车 , 做个独立自主的洋车夫,他苦苦干了三年,从牙缝里攒出了一辆车。最初的欣喜是那么明显 :“这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 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可是军阀的战乱使他的理想落空了, 他的车被夺去了。

他痛苦、愤怒却还没有绝望,他想要再次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他几乎拼上了命,他抢同行的买卖,但是他马上就要凑够的买车钱不久就被反动政府的孙侦探敲诈一空。祥子最后拥有的那辆车是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之下,与之成婚后用虎妞的私房钱买的,祥子感到了屈辱。可是就这样的车他都没有拉上多久,随着虎妞的难产而死,那辆车又被卖掉了。故事情节发展给人环环相扣的感觉,就是这样的离奇而又合理的故事,使我们认识到了那个残酷的黑暗社会。

祥子一点点地耗着自己的生命与热情。

而当他真正爱的淳朴善良的小福子姑娘被逼自缢身亡后,那种绝望和痛苦好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终于使原本要强体面的祥子变成了厚颜无耻的“走兽”。

这种蜕变在起起落落的事件发展过程中显得那么触目惊心。应该说故事情节的离奇性与合理性并存也是老舍先生小说作品中叙事艺术上的一个特点。

 

典型作品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作品分析

 

在老舍先生笔下,家庭结构常常表现为纵式的,也就是有代代传承的三代以上人口出现。横式家庭结构一般指小两口儿之家,夫与妻相对独立而平等的两个个体。

横式家庭结构更多地表现在男女间谈情说爱的小说里。和横式家庭结构相比,纵式显然更容易表现深刻的社会内容。在三四十年代,有许多作家逃避写战争,专写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小事情 :恋爱、结婚,不太敢于表现宏大的社会题材。

老舍写家庭也写战争,他写的抗战背景下的家庭尤其是让人感悟到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他始终是怀着慈悲之心来再现生活中家庭所遭遇的苦难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他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中祁家四代人组成的家庭。这个家庭纵式结构主线体现为

第一代 :祁老太爷——第二代 :祁天佑——第三代 :祁瑞宣兄弟——第四代 :小顺子兄妹。

祁家的最长者是祁老太爷,一个善良又蒙昧的老人,他很知足,崇尚伦理、礼义的人生哲学,他

不关心战争,也觉得战争和自己无关, 的事情。他的儿子祁天佑也像父亲,只是个安分守己的经营布店的小生意 人,诚 朴和 气,也和祁老太爷一样逆来顺受,但却意外地受到了日军

搜刮和凌辱,之后投河自尽。祁老太爷的三个孙子 :祁瑞宣、祁瑞丰、祁瑞全,在北平失陷的八年里,表现也不尽相同。瑞宣遭受了被捕入狱的命运 ;瑞丰做了汉奸,最后在同为汉奸走狗的同伙儿的打击和报复下可耻地死去了;瑞全英勇出逃投身抗战事业。再下一代 :小顺子和妞妞两个可爱而无辜的孩子在战争的背景下,妞妞因饥饿而死。四代人的命运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对比着处理,集中地表现出来,使作品更有力量。

祁老太爷这位长者,在面对这种种人生变故的时候,也就自然地意识到自己那套人生哲学是行不通的,终于站了起来,为了捍卫做人的尊严。

老舍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过惯了缺吃少穿的生活”,所以他的作品里表现普通人的人生艰辛和磨难的居多。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就是像哲学家表达的感觉类似:“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老舍作品中的悲剧人生不仅仅表现了个人的命运悲剧,而且探索了造成悲剧的根源——病态的社会。在这种探索中,作家表现出了老舍式的幽默,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写了乱世中人们个性千变万化的不同人生悲剧,运用了一些讽刺、嘲讽手段,批判性地勾画出了各类人物的画像。

老舍先生在作品中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也引发读者去做进一步的思考。

更多阅读
  • 郭娟:卞之琳的诗文与青春往事..

    2024-01-12

    卞之琳的诗,是让人着迷的一个谜。诗都不长,字句端丽明白,意涵幽远,似乎感受到什么,却又迷蒙着,不可清晰道出。如眼.. 查看详情
  • 铁凝 : 锤炼语言,不能光说不练..

    2023-12-15

    当我们具备了感受生活的能力,也有意识地去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对理解生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 查看详情
  • 蒙曼:诗歌赋予人们感知美的能力..

    2022-12-23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打破“次元壁”,圈粉不少年轻人 。在网上,也有不少人乐.. 查看详情
  • 重读《百年孤独》:魔幻之境与史诗..

    2022-12-07

    自从问世起,《百年孤独》就轰动了西班牙语文学界,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经典杰.. 查看详情